结合省委十三届四次全委会议提出的“一优两高”战略部署,省红十字会积极探索红十字系统如何融入生态文明建设,推动高质量发展,促进各族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。目前,绝大多数城镇和农村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法是填埋,影响周围环境和空气质量。填埋场异味重、蚊虫多,垃圾需要大量沙土,造成新的资源损害。集中填埋垃圾处理费用较大,成本较高。长期填埋垃圾处理不当将造成二次污染,如果出现渗漏,将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,影响群众健康乃至污染源头环境。填埋场选址大都在山大沟深或草原沟壑之中,今日分散填埋之处,可能是它日集中污染之源,隐患较大。换句话说,目前只是简单地把垃圾全填埋到中华水塔里了,解决了眼前的困难,而给子孙后代遗留下潜在的危害。
“‘小垃圾·大民生——洁净三江源’红会助力生态”环保公益项目,是省红十字会立足青海实际,发挥红会组织优势,服务民族地区群众,实施的“博爱家园”民生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,顺应了三江源地区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,符合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和省委“生态报国”,“一优两高”要求。该项目以优化垃圾处理方式,倡导文明生活,洁净三江源为主要内容,通过社会公益资金、地方筹措资金等方式,购置小型圾焚烧炉,实施无害化垃圾处理,减少垃圾总量,改善传统垃圾处理方式,助力生态文明建设,创造高品质生活,标志着红十字环保公益事业更加规范有序,全省环保公益事业迈出坚实一步。
省红十字会实施的“小垃圾·大民生——洁净三江源”助力环保项目,通过给项目实施点配备一台垃圾焚烧炉,对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有效无害化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该垃圾焚烧炉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、国家实用新型专利,处理垃圾适应性强,既可以焚烧日常生活垃圾,也可以焚烧轮胎、各种塑料制品等多种难以降解的生活垃圾,生活垃圾和塑料垃圾燃烧前和燃烧后的减量比例为100:1和400:1,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处理。焚烧炉符合国家环保标准。设备取得国家专利证书,专家认为这是目前国内最领先的专利技术。设备体积小,便于安装使用,特别适用于分散乡镇或村社。炉内顶层恒温保持在1000-1200℃,有效抑制与燃烧分解二恶英等毒性物质,并在玉树高原地区通过中科检测院环境监测,废气的排放远低于国家《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8485-2014),二恶英排放值仅为国家排放标准的四分之一,达到预期的节能环保效果。
省红十字会和玉树州政府、果洛州班玛县委筹资近2000万元,为玉树州、班玛县、海东市等地配备了近60台垃圾焚烧炉,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,运行效果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上一篇:没有内容了!
下一篇:没有内容了!
9月15日,青海省红十字会举办“2025救在高原,红十字会在行动”应急救援综合演练。青海省应急管理厅、省地震局、省卫健委、省消防救援总队、青海红十字医院等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一同进行了现场观摩。[详细]